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4楼的保洁员王某云,被曝出多次参与倒卖婴儿,并从中获利。
事件的曝光,源于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的举报。据“上官正义”的描述,他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王某云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4楼从事保洁工作多年,期间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多次为不愿抚养孩子的父母与买家牵线搭桥,从中赚取介绍费。
王某云在与他人的聊天中,亲口承认了这一行为,并透露自己在10月份还介绍了两个婴儿。
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开始了暗访调查。自己充当诱饵,假借想要抱养孩子的名义,与王某云进行了多次接触。
接触过程中,王某云表现出了极高的警惕性,多次询问“上官正义”是如何得知她可以介绍买卖孩子的。
随着深入接触,王某云逐渐放松了警惕,并开始向“上官正义”透露更多关于婴儿买卖的信息。
据王某云说,她之所以会涉足婴儿买卖这一罪恶勾当,主要是因为自己在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从事保洁工作多年,平日里会经常接触到一些不愿抚养孩子的父母。这些父母在生下孩子后,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或不愿继续抚养,于是就会找到王某云,希望她能帮忙联系买家。
在暗访过程中,凤凰联盟官网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还了解到,王某云买卖婴儿的价格不是“一口价”,会根据买家的需求,以及婴儿的身体情况、性别情况,进行“讨价还价”。
比如:今年11月份,有个待“出售”的女婴,卖家出价7.5万,王某云经过讨价还价最终要价10.5万,并签订了合同。
没想到,婴儿竟像一件交易的商品,还未出生就被预定走了。有时,为了促成交易,王某云还会向买家提供孕妇的产检报告、孩子的照片和视频等资料,以证明婴儿的健康状况和家庭背景。
明明是赤裸裸的犯罪,王某云却美名曰:她这是在“做好事”。对于自己的行为和贩卖人口,她还有自己的界定标准:“我们的行为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是出于善意,绝非人口贩卖的恶劣行径。”
同时,王某云也流露出对不孕不育夫妇的深切同情,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妇因为没有孩子而痛苦不堪,所以她这么做,可以帮助这些不孕者实现拥有一个孩子的梦想。
据王某云所述,这些被转让的孩子大多源自医疗机构:“包括我们的人民医院以及其他多家医院”。她提及最近未能促成交易的那个男孩,“是来自大同另一家医院的,我们这些人之间信息互通,帮助匹配供需双方”。
这个男孩的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父母来自农村,后迁居大同,家中奶奶已故,爷爷务农,无人照看孩子。加之他们已育有一子一女,父亲在外工作,母亲独自照顾两个孩子,“如果再生一个,就是三个孩子了,经济和精神压力都太大,所以他们决定放弃”。王某云补充道:“如果这胎是女孩,他们可能还会留下,但得知是男孩后,就改变了主意。”
平常,也会有家属主动询问,“能否帮忙找个愿意收养的人家,因为他们无力抚养”。
而且根据王某云的观察,现在的趋势是女孩更受欢迎,男孩则因抚养成本较高而较少被选择。
此外,还有一些被转让的孩子是私生子,“这类情况反而更容易处理”。王某云说:“私生子的转让费用不高,因为对方急于出手。”
尽管涉及金钱交易,但王某云坚信自己的行为是在行善。她将这种为双方牵线搭桥的行为称为“牵红线”,自己为“红娘”,并从中赚取“介绍费”。
有时,单个红娘难以促成交易,需要多方合作,每方都会从中抽取一部分“介绍费”。王某云透露,那个未能成交的男孩,中间经过了三个人的介绍。
王某云说,大多数父母在孩子出生前就开始寻找“收养者”。双方会查看孕妇的产检报告,见面确认无误后,再商定价格并签署协议,以防亲生父母反悔。同时,买方会支付数千至数万元的定金,以确保卖家不再寻找其他买家。
不得不唏嘘,买卖婴儿都被这位保洁员做成了产业链,而且,在她背后还有其他的参与者,比如:医院某位产科主任。
王某云坦言,“过去,确实有医生涉足此类活动,但目前已无人敢于涉足。”据王某云透露,这位被调查的医生是大同第一人民医院妇产七科的主任王某青,其卷入案件是由于一名被卖出孩子的生父涉及命案并被判处死刑,从而牵出了这一连串事件。
2024年12月27日,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前往大同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与王某青进行了面对面交流。王某青亲口承认确有此事发生,但她坚决否认了王某云所述的细节,坚称自己并未从中获利,仅仅是作为中介促成了双方的相识。同时,她指出司法机关已对此事做出了定论,她已被免于公诉,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大同市平城区人民检察院的一份不起诉决定书,详细披露了案件经过:2022年3月中旬,张某因15岁女儿意外怀孕,经友人引荐至大同第一人民医院产科七病区主任王某青处接受诊疗。鉴于无力抚养,王某青居中牵线,为张某的女儿联系了一对渴望收养孩子的夫妇。为了确保日后新生儿户籍等事宜的顺利进行,后续的彩超检查和分娩等流程,均通过信息替换,以收养母亲的名义进行。
2022年5月4日,这名15岁的女孩在大同第一人民医院顺利诞下一名男婴,随后被一对渴望收养的夫妇带走。收养夫妇向一位身份不明的女子支付了6.8万元现金,而怀孕女孩的母亲最终收到了4.1万元,剩余的2.7万元去向不明。三天后,收养夫妇为该男婴成功办理了出生证明,并完成了户籍登记。
2023年11月25日,王某青被刑事拘留,随后于12月22日被取保候审。2024年11月20日,大同市平城区检察院对王某青做出了不起诉决定。
相关材料显示,检察院认为王某青的行为构成了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然而,鉴于王某青无前科记录,到案后如实供述、认罪认罚、悔罪态度明显,主观恶性较小;且其行为客观上未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危害性不大,犯罪情节轻微,因此依法决定对王某青不予起诉。
目前,王某青仍在该医院产科工作。据院方透露,王某青已被撤销党内和行政职务,并扣除了一部分工资。
而在王某青被决定不起诉后的几天,王某云也因举报而离职,她被医院开除并遣返回家,原因是有人举报她“涉及婴儿交易”。王某云深感无奈:“我真不知道是谁在害我,现在我是百口莫辩。我问单位是谁举报的,他们也不告诉我,就是要开除我。”
但是该院产科工作人员已证实,王某云确实已离职,但给出的理由是回家照顾老人,而非因举报涉及婴儿买卖。
贩卖婴儿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侵犯了婴儿的人身自由和尊严权利,更对受害者和家庭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痛苦。这种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
从王某云和王某青等人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医院内部人员为了追求个人私利而不惜触犯法律、违背职业道德的恶劣行径。他们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和“人脉”关系为买家和卖家牵线搭桥、提供便利条件或信息支持等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医院的形象和声誉更对受害者和家庭造成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医院作为医疗机构,其核心职责是救死扶伤,提供医疗服务,保障人民健康。但现在却有个别人利用医院环境进行非法活动,对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坚决打击和谴责。
从这件事中,我们也看到了医院管理体系存在的疏漏,亟需强化其内部对医疗专业人员及后勤团队的监管和培训力度,确保医院能够严格遵循高标准,为广大民众提供既安全又高效,且值得信赖的医疗服务,从而全面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
希望全社会都能关注贩卖婴儿这一社会问题,提高公众对贩卖婴儿行为的认知和警惕性,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有效遏制贩卖婴儿行为的蔓延和扩散,保护每一位婴儿的安全和尊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